这可不是吹牛!贵州的地下真的藏着另一个神奇的世界。
这里有亚洲第一长洞——双河洞,总长度达到437.1公里,像一条巨大的地下迷宫!还有号称“中国溶洞之王”的织金洞,里面有一棵花了15万年才长成的“银雨树”,闪闪发光,诉说着时间的流逝。
那么问题来了:为什么贵州这片土地,能“长出”这么多鬼斧神工的地下奇观呢?秘密就藏在它的石头、水和地壳运动里。
石头是“主角”:贵州被称为“洞穴王国”,因为它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,也叫岩溶地貌。这种地貌占了贵州国土总面积的61.9%,大约10.9万平方公里。
这些石头有什么特别之处呢?大约2亿多年前,贵州还是一片大海。大海退去后,留下了厚厚的石灰岩、白云岩这类碳酸盐。这种岩石有个特点——像大块的方糖一样,遇到水就会慢慢溶解!这是溶洞形成的基础,也让贵州成为中国溶洞数量最多、规模最大的地方之一,真是“有山就有洞,有洞就神奇”。
水是“雕刻家”:如果说岩层是舞台,水,便是永不疲倦的雕刻大师。
贵州雨水很丰富,年均降水1179毫米。雨水在落到地面的过程中,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,变成有点酸的水,就像弱酸性的可乐。这些酸水顺着岩石的裂缝往下渗透,一边溶解岩石掏空山体,一边把溶解的物质重新沉淀,慢慢“雕刻”出石笋、石柱、钟乳石这些神奇的东西。
比如在遵义道真新发现的珍珠洞,雨水渗入山体后,经过漫长距离的岩层过滤才到达洞穴,最终诞生出一个洁白壮观的地下宫殿。
想象一下,当你在贵州的绿水青山间行走时,脚底下的岩层里,大自然正上演着一场“雕刻大戏”。
地壳运动是“导演”:贵州这块地方,地壳经历过很多次“大动作”,地质学家说有21次重要的褶皱和升降运动。
地壳像电梯一样多次被抬升。每一次抬升,地下的河水就跟着往下切一层。比如在双河洞,里面通道一层叠一层,就是这个原因。
年轻的洞,比如龙宫水洞,里面还有水流淌;而位置更高的老洞,比如织金洞,水已经流到更深的地方去了,就成了“旱洞”。
这地下世界不光是好看,还是个“地球档案馆”,藏着地球过去的秘密。
贵州的荔波茂兰喀斯特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。
在双河洞里,科学家发现了47具大熊猫化石和剑齿象骨头,它们层层叠压在一起,时间跨度有10万年,记录着冰河时期的生命故事。
洞穴里的石笋像树的年轮,1米高的石笋就能记录上千年甚至几万年的气候变化!
可以说,这些洞穴是地球的年轮,是冰河时期的日记本。每一座洞穴都是地球用亿万年时光,写给未来的亲笔信。现在,为了保护这些宝贝,织金洞启用冷光源并严格限流。我们守护它们,不仅是保护自然遗产,更是守护人类解读地球演化的密码本。
实习生谭子阳对本文亦有贡献
网配查-股票配资网-按天配资平台-股票开户去哪里开户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